日前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表示,今朝無縫鋼管行業最凸起的問題是賬款大幅增長,已由2013年事尾4300億元增長到今朝的4500億元。本年無縫鋼管行業固然外面上有利潤,但利潤與敷衍賬款基本相當,部分企業資金已經異常重要。
“無縫鋼管行業真正苦楚的時代是往后幾年,這一輪調劑時光短則5—7年,長則8—10年。”王曉齊稱。
中鋼期貨副總經理陳東衛認為,在資金鏈越來越緊的情況下,無縫鋼管行業將來賺大錢的機會不多,受傷的可能性反而很大。“應用期貨治理臨盆經營不只可以或許使企業免于受傷,并且能增長其核心競爭力。”陳東衛稱。在她看來,將來2—3年之內,假如無縫鋼管企業還晦氣用期貨治理風險,必定會經歷一個被鐫汰的過程。
值得欣慰的是,以往,無縫鋼管企業對于期貨套保老是諱莫如深,如今,各大鋼企已愿意將其套保經驗作為新常識、新理念搬到臺面上來講。
聊城無縫無縫鋼管集團相干負責人泄漏,因為介入得比較早,今朝公司已經形成了比較完美的套保機制,即套保由發賣部分提議,市場部和證券部制訂套保籌劃,最后以少數屈從多半的情勢決定套保籌劃是否履行。
“今朝我們重要做長單鎖價,期貨讓我們在拿訂單的時刻有一個心態上的調劑,沒期貨的時刻,接訂單有點慌,可能不敢接這個單子,有了期貨后就敢接了。”該負責人稱。不過,他也強調,企業在應用期貨對象的時刻,必須要有一個明白的定位,即不克不及做投契。
然而,據期貨日報記者懂得,鋼企在介入期貨的過程中,因為治理層的熟悉單方面,往往會請求套保只能“成功”,不克不及“掉敗”,這就導致操作團隊最終把套保引到投契上去。象嶼農產研投事業部總經理于成剛表示,企業在建立套保團隊的過程中,“治理層的架構很重要,負責期貨的引導必須既要管現貨,又要管期貨,兩者不克不及分開”。
國有企業介入期貨交易,對套保、套利和投契的界定更為嚴格。“對于無縫鋼管企業尤其是國有無縫鋼管企業來說,套期保值幾乎是獨一可以操作的思路。”華凌無縫鋼管期貨營業負責人表示。
不過,她也指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沒有現成的參照標準,他們也很難界定套期保值與投契的界線。“比如做鐵礦石期貨,假如企業8月份要鎖定一船鐵礦石合約價格,他們又不克不及用8月的合約去鎖定,只能跨躍到買9月合約,但管帳上不會將其認定為套期保值。”她無奈地表示。
據介紹,今朝,華凌無縫鋼管在期貨交易上都是按照嚴格的套保思路操作。假如他們預設的庫存程度是100萬噸,而其所有的存貨若跨越了100萬噸,不管看跌照樣看漲,都必須賣出保值。
“我們在想辦法讓期現同一,但現貨有現貨的思路,期貨有期貨的思路,同一到一個部分去治理虛擬的頭寸,異常艱苦。”該負責人直言,正因為如斯,中國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無縫鋼管企業,在期現結合的門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