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鋼產量已占全球產量的近一半,銷售利潤率卻還不如銀行存款利息。國有占多數的中國鋼鐵企業,
無縫鋼管在規模不斷做大的同時,一直遭受著低效益運營的尷尬。“今年上半年,全行業重點企業利潤500多億,而僅僅因為鐵礦石漲價因素,就多支付了1040億。”在近期召開的一個行業內部會議上,中鋼協副秘書長遲京東用數字的對比闡述了鋼鐵企業所受的高價原料之苦。遲京東所指的重點企業,主要就是以國有鋼廠為主的納入中鋼協統計的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今年上半年,這些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僅為3.14%,同比再次下降0.40個百分點。靠上游:成本受制于人2010年,中國的鋼鐵企業所賺到的利潤總和,還沒有礦山巨頭們一家的盈利多。這樣的尷尬,今年依然在延續。今年上半年,中鋼協重點統計的鋼鐵生產企業實現利潤563.74億元,其中寶鋼集團一家的利潤,就占到了重點統計鋼鐵生產企業實現利潤的近20%,而大多數企業還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礦石是鋼鐵企業最大的生產成本,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買家,中國鋼企超過60%的礦石依賴進口,這也是中國鋼企遭受低盈利之困的重要原因。而由于鐵礦石的定價機制從年度定價變為根據現貨指數制定的季度定價,
山東鋼管廠逐漸與現貨市場靠攏,此前能夠獲得更多長協礦的國有鋼鐵企業,在礦石采購成本上相對于更多從現貨市場進口礦石的中小民營企業也優勢漸減。